聯系人:鄭女士
手機:18664844738
電話:4000916518
地址:廣州市白云區太和鎮龍興東南三橫路3號4棟

一、醫院實驗室整體建設設計的總體原則:
1、安全保障
2.人性化與個性化——人體學與健康
3.布局合理——安靜、簡潔、明亮、環保
4.功能強大
5.配置完整有效
6.方案設計應符合相關規范和《臨床實驗室管理辦法》,并根據貴單位的實際情況,考慮以下幾點:
a:參照同級實驗室科學劃分功能領域;
b:根據房屋特點,布局合理,人流物流分離;
c:布局流程合理,符合特殊實驗室規范;
d:合理考慮貴院的發展前景,預留實驗空間
二、施工使用標準清單
《實驗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T 19489-2004
《生物安全實驗室建筑技術規范》GB/T 50346-2004
《微生物實驗室和生物醫學實驗室通用安全準則》WS 233-2002
《潔凈廠房設計規范》GB/T 50073-2001
《潔凈室施工及驗收規范》JGJ 71-1990
《民用建筑電氣設計規范》JGJ 16-2008
《建筑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303-2002
《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 50015-2003
《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42-2002
三、實驗室廢氣廢水處理
在醫院實驗室整體建設過程中,無論是醫療檢測、科學研究還是教學實驗,都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廢棄物,并以廢氣、廢水或固體廢棄物的形式排放。它們輕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嚴重會導致人身的安全事故。更有甚者,當病菌病毒隨著排氣系統向室外傳播時,會發生變異,成為不可控制的社會安全事故。因此,凈化醫學實驗室產生的廢棄物是實驗室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的實驗廢水應當配備污水處理裝置或者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能夠有效去除酸、堿、重金屬、有機溶劑,殺滅病原微生物,水質能夠達到污水排放標準。裝置結構應設有調節池、物化處理單元、生化處理單元和消毒單元。
實驗室其實是典型的小規模污染源。醫院實驗室建得越多,污染越大。這些實驗室,尤其是市區和居民區的實驗室,對環境的危害很大,因為很多實驗室的下水道與居民的下水道相連,污染物通過下水道交叉污染,然后流入河流或滲入地下,危害是不可估量的。非常遺憾的是,科學家或未來的科學家已經成為環境的污染者。環境保護是關系到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戰略。面對環境保護,人人平等,必須按照“誰污染環境,誰負責治理”的原則進行。
目前我國醫院實驗室的污染排放標準沒有專門制定,一般參考企業的污染排放標準。實驗室建成或驗收時,會對實驗室的廢棄物排放提出要求。比如氣體實驗在通風的地方進行,廢棄物會由專門的環保公司回收。由于實驗室污染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大多數項目產生的污染較少,缺乏相應的資金,難以操作,給污染控制帶來一定困難。目前,除了少數環保意識強的實驗室不直接排放廢棄物外,大多數實驗室只口頭上講環保,廢棄物回收協議都是紙上談兵,大量廢棄物還是直接排放。
由于實驗室項目大多只是零星開展,項目之間工作頻率不均勻,廢棄物排放規律,污染分散,也給環保部門的監測帶來了困難。一些環保措施的后處理并不完善,比如殘液罐滿了如何處理,這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實驗室污染源種類復雜,種類多,毒性大,應根據具體情況制定處理方案。
1、實驗室污染和排放
實驗過程中產生的廢有機溶劑和各種廢液在國內禁止排放,必須凈化。通風系統收集的廢氣成分復雜,濃度隨機性強,是一種實驗室難以凈化的污染物。
2.廢氣凈化
常用的廢氣凈化技術包括燃燒法、吸附法、噴霧吸收法、催化氧化降解法等。應根據排放污染物的不同性質、排放規模和排放周期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凈化方法。